English

成功企业家动笔写国企专家认为这类图书应具备四要素

1998-04-01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由国务院研究室工交司、中国言实出版社和北京泛亚太经济研究所联合编辑的《中国脊梁》大型企业研究丛书近日推出第一本《东信怎么办》。该丛书瞄准中国500强企业,邀其主要负责人亲自撰写或口授,介绍企业发展的全貌、决策的得失经验、人生的酸甜苦辣,以及对企业乃至国家经济发展问题的思考与研究等。第一本书由东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施继兴先生撰写,介绍东方通信在短短的10年内,由一个近乎作坊式的国有老企业一跃而成为中国通信产业国企排头兵的坎坷历程。

早在几年前,以企业或企业人为主角的图书就已随着经济热潮成为书店中一道缤纷的风景。《松下幸之助———我的人生理念》、《世界首富———阿德南·卡索吉传》、《联想为什么?》等书都曾数度风靡企业内外。而这类书由最初的单行本发展到今天集团军形式的丛书,堪称盛况空前。然而这类图书的市场潜力究竟有多大?或者说这类书怎样写得让一般读者爱读并得到教益?为此,记者走访了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林德宗教授。林教授结合自己多年从事企业研究的经验,就该类图书的发展前景、评价标准、内容裁取等发表了看法。

林教授指出,前几年企业类图书虽然层出不穷,但实际上国内各企业家并无心著书立说,多是迫于行政命令而提笔,写完还得负责包销,由此造成图书缺乏新颖性和理论深度,大多不具研究价值。近年来随着国企成为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关键,经营者日趋成熟,开始有人想由衷地说几句肺腑之言。同时,读者要了解企业的呼声也日渐提高。因此,这类图书的发展前景是比较乐观的。

然而要让一般读者对此类图书发生兴趣,则图书还必须具备四要素。首先是企业响亮的知名度,这是招徕读者的活广告。其次是书中所述要让人确信不疑。第三要能以情动人。第四则要有启发性。总之,书的写作如企业的建设,要以质夺人而非以量取胜。

在内容裁取上,争取别出心裁。虽然国企是目前改革的重点,但这并不代表关于国企的书一定能在书市走红。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对于国企经营之道或成长之路,写作者可能思考不够,易流于肤浅。相比之下,私企倒能因其成长的曲折性而扣人心弦。同时,各类企业在书坛上现身说法时要避免报喜不报忧。国企改革有得有失,或荣或衰,它们都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中国企业的发展概况。对今天处在转型期的企业改革而言,企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盛转衰的经验教训都有着不容忽略的借鉴意义。遗憾的是目前对此进行总结分析的图书寥寥无几。林教授希望有识之士能为此努力,以满足读者日新月异的信息摄取要求。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